出口信用保险“护航”企业扬帆海外——《无锡日报》2009年11月3日头版头条报导
承保额同比增长199%,有力助推企业开拓新兴市场
本报讯 锡城一家电子企业与美国买家交易多年一直很顺利,但金融危机后,对方财务出现问题,今年初开始拖欠企业货款累计已达100万美元。眼看企业运行将因此受到影响,中国信用保险无锡办事处人员闻讯后,迅速介入了解案情,经核实后,90万美元赔款迅速到位,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。
金融危机袭来,企业外贸出口风险加大,在此情况下,出口信用保险及时支起“保护伞”,护航企业扬帆海外。据统计,今年前10个月,无锡出口信保承保金额已达16.5亿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99%,其中新增保户78家,是去年的4.15倍,其中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出口企业超过30家。
出口信用保险大热的背后,是企业风险意识的增强。此前,我市外贸出口一直顺风顺水,企业忙着赚钱,很少顾及风险,两三年前出口企业投保率仅1%左右。但从去年下去年起,国际市场需求萎缩,订单大幅减少,另一方面信用环境恶化,收汇风险加大,部分企业即使有了外贸订单都不敢接,交易额直线下降。外贸市场的危机及风险警醒了众人,企业纷纷寻求化解之道,出口信用险受到追捧。另一方面,政府加大投入,千方百计减少企业投保成本,同时还降低了中小企业投保门槛,两厢迭加,大大激发了企业投保热情。前三季度,我市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出口额的渗透率达到16.2%,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4.1%。
有了“保护伞”,即便日后海外客户应收账款“坏”掉也不怕了,但另一道难题又摆到了企业面前:现实情况下国际买家在谈判时就相应延长了还款期,货款未到,生产却要继续,这同样可能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行,怎么办?此时,银行伸出援手,与外经局、中国信保部门一起,打通出口企业的融资“瓶颈”,先为企业垫资,而后再收取到账的应收货款,此举大大压缩了企业资金周转时间。据了解,仅今年以来,他们就为10多家企业融资5.6亿元,去年同期,这一数字仅1100万元。而前十个月,我市累计为企业提供信保项下的贸易融资便利22.2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幅达539%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出口信用保险的越来越广泛启用,我市还创新承保方式,不仅保障了企业出口安全,更进一步稳定了企业生产运行。中信银行通过信保项下的“应收账款的买断”,与太阳能光伏企业签下合约后,企业再不用操心海外买家的货款问题,一切由中信银行搞定,这下,应收货款“摇身一变”,成了现金,企业营运少了很多波折。而中国信保则在负责投保原有范围之外,还积极帮助企业科学甄别买家信用,扩大对相关国外买家的授信规模,助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。今年以来,已累计为海润、浚鑫等6家光伏企业提供信用限额支持达8.6亿美元,增强了光伏企业开拓美国、韩国等新兴市场的底气及信心。